LANG
ENGLISH
中文(简体)
中文(繁體)
한국어
日本語
TICKET

透过当代艺术
连结未来
新视角

植岛干九郎美术馆「创意邂逅主题展」公告
(2025年6月21日(周六)起对外开放)
~詹姆斯·特瑞尔常设展开始~

植岛干九郎美术馆将于2025年6月21日(星期六)起举办全新收藏展「创意邂逅主题展」特此通知。

馆内展出的藏品选自植岛美术馆700余件藏品,这些藏品以「当代性」为主题,汇集了国内外众多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 自2024年6月开幕以来,该展览已在日本国内外众多媒体和社群媒体上亮相,备受瞩目。
本次展览为植岛干九郎美术馆第二次收藏展,将由长谷川佑子(Yuko Hasegawa) 曾任金泽21世纪美术馆馆长(2025 年 3 月任期结束)策划。此外,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 的装置作品也将作为常设展展出。 期待您的莅临。

开放日期

2025年6月21日(星期五)

开放时间(指定日时网上票务系统)

11:00 - 17:00(16:00 最后入场)

开放场地

UESHIMA MUSEUM

东京都渋谷区渋谷1-21-18 渋谷教育学园 植岛大楼

策展人

长谷川佑子

门票(含稅)

成人:1800日元

國中及高中生:500日元

小学生以下:免费(日本居民)

闭馆日

周一(如周一为公众假期,闭馆日转为下一个工作天)

UESHIMA MUSEUM

UESHIMA MUSEUM植岛干九郎美术馆位于渋谷教育学园的园区内,这也是美术馆的创办人植岛干九郎的母校。该校以强调国际视野和高道德观为基本目标的“自调自考”(“Jicho-Jiko”)教育而闻名,受到高度评价。该博物馆的建筑,是由东京前英国学校翻新而来。该校成立于1988年,并于次年9月在已故英国首相玛格丽特·撒切尔的出席下举行了开幕典礼。东京英国学校一直使用至2023年8月,经翻新后成为UESHIMA MUSEUM植岛干九郎美术馆的选址。

地址

东京都渋谷区渋谷1-21-18 渋谷教育学园 植岛大楼

馆长

植岛干九郎

「创意邂逅主题展」

第二次的收藏展将会基本被新展览替换,除了二楼的常设展区。该收藏以「当代性」为核心,首次展出的是充满激情的抽象艺术,表达了现代人的情感和人性,并透过具体艺术和概念艺术展现了当代叙事。

在本次展览中,每一层楼皆以独立主题策划,鼓励当代艺术的多元表现,并促进作品与观者之间独特的相遇。空间的构成引导作品之间产生共鸣,营造出流动且开放的观展体验,解放观者的感官与想像力,激发自由诠释的可能性。

B1F

宇宙与万有引力

凝视地球「Gaia」之眼,并对人类知识之外的宇宙抱持渴望。在生态意识日益提升的当下,我们重新被「引力」这一原初力量所吸引。

在地下展厅中,展品如博斯克・索迪(Bosco Sodi)的《银河》(Galaxy)——以土壤与原始材料呈现物质向神圣状态的转化,以及罗伯特·隆戈(Robert Longo)的《行星系列》(Planet Series)——透过星球肖像展现时间与空间的崇高尺度,带来一场宏观宇宙的视野之旅。

这是一个双重感受的空间,观众的注意力犹如被引力向下牵引,同时也被释放至无垠之外。

马克・奎安「1999年8月11日北半球日食」2017年

4: 罗伯特・隆戈「无题 (小金星)」2005年

博斯克・索迪「无题 (漆系列)」2015年

西斯特・盖兹「乳白丰盈的天空,沥青地平线卷轴」2014年

空间与引力

1: 多田圭佑「痕迹/木 #80 」2020年

2: 博斯克・索迪「无题」2015年

3: 迈克尔・卡根「前人 / Those Who Came Before Us」2022年

4: 罗伯特・隆戈「无题 (小金星)」2005年

5: 格哈德・里希特「4. 3. 89」1989年

6: 西斯特・盖兹「乳白丰盈的天空,沥青地平线卷轴」2014年

7: 马克・奎安「1999年8月11日北半球日食」2017年

8: 马克・奎安 「吴哥光环」2009年

9: 博斯克・索迪「无题 (漆系列)」2015年

10: 莱恩・苏利文「2011年4月5日」2011年

11: 莱恩・苏利文「无题 」2022年

1F

城市与流行

透过新开设的窗户,涩谷街景脉动如呼吸般流入,鲜明而充满生命力。

为了与城市现实形成共鸣,一楼展区以普普艺术为主轴。

从安迪・沃荷(Andy Warhol)冷静且锐利地凝视日常物件的创作出发,展览延伸至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独特的「幼儿态普普」,其作品与葛饰北斋(Hokusai)的浮世绘展开跨时代对话。

此外,来自街头的诗意抗争——如班克斯(Banksy)的创作——与各种都市与流行艺术表现交织,展现一幅鲜明的当代表情全景。

班克斯「炸弹之爱」2003年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我等待着我的艺术随时到来,等待我内心荣耀安慰的降临,岁月流逝我却未察觉,因为今天我感到孤独,于是望着天空中的白云」2021年

奈良美智「不要核能」2022年

安迪・沃荷「金宝汤之一: 蕃茄」1968年

城市与流行

5: 班克斯「杰克与吉尔 (警察孩子)」2005年

6: 班克斯「凝固汽油弹」2004年

7: 杉本博司「木盒/La Boite en Bois (The Wooden Box)」2004年

8: 安迪・沃荷「金宝汤之一: 蕃茄」1968年

9: 汤玛斯・斯特鲁斯「城市轨迹 (Omron) 东京,涩谷区」1991年

10: 奈良美智「浪游浮世」1999年

11: 奈良美智「不要核能」2022年

12: 葛饰北斋「诸国名桥奇览 亀户天神太鼓桥」1834年

13: 班克斯「炸弹之爱」2003年

14: 高野绫「Fireworks Flashed in the Darkness」2003年

15: 村上 隆「无题」2016年

16: 马克・莱登「Yakalina (Bistre)」2021年

17: 马克・莱登「Yakalina Array」2021年

18: 草间弥生「穿着鞋子到田野去 / Going to the Field with Shoes On」1979年

19: 出来弥生「无题」2019年

20: 出来弥生「无题」2019年

21: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我等待着我的艺术随时到来,等待我内心荣耀安慰的降临,岁月流逝我却未察觉,因为今天我感到孤独,于是望着天空中的白云」2021年

22: 草间弥生「Waves Washing Ashore」1978年

23: 达米恩・赫斯特「无题 (蝴蝶旋转画)」2008年

24: 山口 歴「TELEXISTENCE」2011年

25: 达米恩・赫斯特「无题 (骷髅旋转画)」2009年

常设展览

1: 名和晃平「PixCell - Deer 40 鹿」2015年

2: 瑞安・甘德「Sowing confusion amongst the titles, or The squatters (Tiger meet Hiller’s Lucidity & Intuition: Homage to Gertrude Stein (2011)」2020年

3: 名和晃平「Frog 3」2025年

4: 田岛美加「You Be My Body For Me (Unit 3)」2020年

26: 杉本博司「影之色C1017」2006年

2F

格哈德・里希特和詹姆斯.特瑞尔

在二楼中央展区,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一系列作品映照出物质性与影像之间细致浮动的微妙变化。

同时,这里也将新增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的常设展室。

他的沉浸式光之作品,将「观看」转化为一种感官体验,带领观者回归感知的根本,在视觉与意识的边界间逐渐消融。

在特瑞尔的空间中,光不再是被观看的对象,而成为思想本身的媒介。

格哈德・里希特「[加那利群岛风景 I (Butin 39)]」1971年

格哈德・里希特「21. Feb. 01」2001年

格哈德・里希特「抽象速写」1991年

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画 (P1)」1990/2014年

格哈德・里希特和詹姆斯・特瑞尔

6: 格哈德・里希特「[加那利群岛风景 I (Butin 39)]」1971年

7: 格哈德・里希特「抽象画 (P1)」1990/2014年

8: 格哈德・里希特「21. Feb. 01」2001年

9: 格哈德・里希特「抽象速写」1991年

10: 格哈德・里希特「无题 (3.11.89)」1989年

11: 格哈德・里希特「笼1 (P19-1)」2006 / 2020年

26: 詹姆斯.特瑞尔「Boris」2002年

常设展览

1: 瑞安・甘德「By physical or cognitive means (破窗理论 5月13日)」2019 - 2020年

2: 瑞安・甘德 「On slow Obliteration, or How are you still hungry」2019年

3: 皮埃尔・雨格 「Idiom」2024年

4: 奥拉佛・艾里亚森「眼见你」2006年

5: 池田亮司 「data.scan [n°1b-9b]」 2011 / 2022年

12: teamLab「Matter is Void - Fire / 物质乃虚空 - 火」2022年

13: 名和晃平「PixCell-Sharpe's grysbok 沙氏石羚」2023年

14: 塩田千春 「存在様态(髑髅)」2015年

15: 塩田千春 「存在様态(两张椅子)」2012年

16: 塩田千春 「上海隔离 / Quarantine in Shanghai」2021年

17: 塩田千春 「上海隔离 / Quarantine in Shanghai」2021年

18: 塩田千春 「上海隔离 / Quarantine in Shanghai」2018年

19: 塩田千春「细胞」2021年

20: 村上 隆 x 维吉尔・阿布洛「Bernini DOB: Carmine Pink and Black」2018年

21: 村上 隆 x 维吉尔・阿布洛「Our Spot 1」2018年

22: 路易丝・布尔乔亚 x 翠西・艾敏「只是悬挂着 (「不要抛弃我」系列中共16件的第11件)」2009 - 2010年

23: 翠西・艾敏「It’s what I’d like to be」1999年

24: 路易丝・布尔乔亚「无题」1968年

25: 丹・弗拉文「无题 (致艾德・莱茵哈特)1b」1990年

27: 西斯特・盖兹「奴隶,前奴隶」2021年

28: 西斯特・盖兹「在非洲草上行走」2012年

29: 西斯特・盖兹「Night Stand for Soul Sister」2013年

S1: 西斯特・盖兹 & The Black Monks of Mississippi「Opus for Flute」

30: 杉本博司「纽约展望公园剧院」1977年

3F

几何与内视构图 - 室温抽象

在节奏飞快、感官高度刺激的当代社会中,我们常常渴望一种「平静」与「适温」的存在状态。

本楼层展出几何抽象画作,在安定与紧张感之间取得微妙的平衡,既沉静,又蕴含张力。

这些作品收敛情绪的强度,引导观者进入自我凝视的沉思空间。与其说是情感的直接宣泄,不如说是一种「常温」的美学——让人透过浸润其间,自然感知。

艾格尼丝・马丁「无题」1995年

山田正亮「Work E. 369」1988-89年

安森・莱尔「无题」2005年

史普尼克姫! 「寻找幸运四叶草的无人机」2023年

几何与内视构图 - 室温抽象

1: 哈罗德・安卡特「无题」2012年

2: 卡普瓦妮・基旺加「河口」2023年

3: 艾格尼丝・马丁「无题」1995年

4: 安森・莱尔「无题」2005年

5: 皮乌斯・福克斯「Schlosswand」2019年

6: 皮乌斯・福克斯「DasIächelnde Zeichenspiel」2022年

7: 山田正亮「Work E. 369」1988年

8: 山田康平「无题」2023年

9: 山田康平「无题」2023年

10: 史普尼克姫! 「寻找幸运四叶草的无人机」2023年

11: 托克瓦斯・戴森「Edge, Encounter #4 (Liquid a Place)」2022年

12: 托克瓦斯・戴森「Am Everything That Will Save Me - Hand to Hand, Heart to Heart 2 (Bird and Lava)」2024年

13: 施利斯.魏恩.埃文斯「SILENCE」2005年

14: 松谷武判「Gravity 2023-6-2」2023年

常设展览

15: 杉本博司「海牛」1994年

4F

叙事与色彩的灵光

在本楼层中,来自多元国籍艺术家的作品,包括来自非洲的艺术家,以强烈的叙事性展开对个人生命与历史记忆的有力描绘。

这些作品在色彩鲜明、构图大胆的人物画中铺陈情节,当中包括如贝尔纳・弗里兹(Bernard Frize)等艺术家的抽象画作,捕捉色彩本身那难以言喻的微妙存在——「色彩灵光」。透过这种刻意的层叠编排,使图像与抽象的边界变得流动不定,引发观者在观看中同时感受到故事与诗意。

奥马・拉希德「偿还是个混帐东西。哈林·卡尔的最终死亡。或, 另一时代的他会活得比我们长。」2022年

油野爱子「山茶 (Narrative)」2022年

瓦哈卜・萨希德「无题」2022年

加藤泉「无题」2020年

叙事与色彩的灵光

1: 罗贝托・帕雷「Madonna of Chancellor Rolin」2022年

2: 油野爱子「山茶 (Narrative)」2022年

3: 摩西・兹博尔「Fountain of Brotherhood(1)」2021年

4: 贝尔纳・弗里兹「Kova」2022年

5: 瓦哈卜・萨希德「无题」2022年

6: 贝尔纳・弗里兹「无题」2020年

7: 奥马・拉希德「偿还是个混帐东西。哈林·卡尔的最终死亡。或, 另一时代的他会活得比我们长。」2022年

8: 约翰・马杜「红色面纱 (不是跳舞的时候)」2020年

9: 加藤泉「无题」2020年

10: 加藤泉「无题」2014/2019年

11: 加藤泉「无题」2012年#1#2#3

12: 洁迪恩.艾柏「Bathers in a warm afternoon」2020年

常设展览

13: 杉本博司「爱因斯坦塔」2000年

5F

物质与情感的纠缠

爱与欲望、性冲动与记忆——本楼层以「纠缠(entanglement)」为概念,探索物质与图像之间交织出的复杂情感。

尚-米歇尔・欧托尼耶(Jean-Michel Othoniel)红色玻璃雕塑所散发的感官光辉,以及水戸部七絵(Nanae Mitobe)描绘小野洋子与约翰・蓝侬的亲密肖像画,皆以「爱」为主题,却拒绝被简化为单一含义。

这些作品身披当代的「错位感知」:断裂、噪音与混合性,细腻而挑衅地映照出当今人们复杂而带着一丝扭曲的欲望与关系。

贝尔纳・弗里兹「Bitje」2019年

尚-米歇尔・欧托尼耶「粉莲」2015年

马克・奎安「木星的卫星」2010年

水戸部七絵「remember love」2022年

作为「空白」的展览空间

本次展览将当代生活中的情感与提问,编织于作品之间的间隙以及楼层之间的过渡空间中。展览空间不仅仅是作品的展示舞台,更是一处让思绪得以呼吸,关系得以生成的「空白之地」。 我们期望观者能在这片空白处停下脚步,透过自身的感官重新与作品相遇,展开一段创造性的旅程——一段挖掘当下多层次现实的旅程。

参展艺术家名单

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阿历克斯.罗克曼(Alexis Rockman)、安森莱尔(Anselm Reyle)、 安迪・沃荷(Andy Warhol)、池田亮司(Ryoji Ikeda)、奥马・拉希德(Umar Rashid)、 奥拉佛.艾里亚森(Olafur Eliasson)、加藤泉(Izumi Kato)、葛饰北斋(Katsushika Hokusai)、 卡普瓦妮·基旺加(Kapwani Kiwanga)、洁迪恩.艾柏(Gideon Appah)、草间弥生(Yayoi Kusama)、 塞里斯·温·埃文斯(Cerith Wyn Evans)、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 西斯特・盖兹(Theaster Gates)、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塩田千春(Chiharu Shiota)、 尚-米歇尔・欧托尼耶(Jean-Michel Othoniel)、约翰・马杜(John Madu)、Sputniko!、 高野绫(Aya Takano)、多田圭佑(Keisuke Tada)、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 丹・弗拉文(Dan Flavin)、teamLab、托马斯.斯特鲁斯(Thomas Struth)、 托克华斯.戴逊(Torkwase Dyson)、翠西・艾敏(Tracey Emin)、奈良美智(Yoshitomo Nara)、 名和晃平(Kohei Nawa)、尼古拉斯・比夫(Nicolas Buffe)、哈罗德・安卡特(Harold Ancart)、 班克斯(Banksy)、皮乌斯・福克斯(Pius Fox)、贝尔纳・弗里兹(Bernard Frize)、 博斯克・索迪(Bosco Sodi)、马克・奎安(Marc Quinn)、马克・莱登(Mark Ryden)、 米高・卡根(Michael Kagan)、松谷武判(Takesada Matsutani)、水戸部七絵(Nanae Mitobe)、 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摩西・齐博(Moses Zibor)、山田康平(Kohei Yamada)、 山田正亮(Masaaki Yamada)、油野爱子(Aiko Yuno)、瑞安・甘德(Ryan Gander)、 莱恩・沙利文(Ryan Sullivan)、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 罗伯特·隆戈(Robert Longo)、罗伯托・佩莱(Roberto Pelle)、Wahab Saheed

※ 请注意:参展艺术家及展出作品可能未经预告下作出调整,敬请见谅。

植岛干九郎 Ueshima Kankuro 简介

《植岛干九郎的艺术收藏》创办人。 1979年出生于千叶县。 1998年毕业于涩谷教育学校幕张高中,后考入东京大学理学部。 在东京大学工学部学习期间,他创立了Dream Career株式会社,目前从事多元化的创业和投资工作,同时也在国内外的拍卖行和画廊中拓展业务。 他持续收藏广泛风格类别的当代艺术作品,涵盖国内外顶尖艺术家以及年轻艺术家。 2024年,他入选美国版《Artnews》杂志「Top 200 Collectors」,作为2024年度全球最活跃的200位超级艺术收藏家之一。

长谷川佑子 Yuko Hasegawa 简介

京都大学经营管理研究科客座教授/国际文化会馆艺术设计部门节目总监/ 金泽21世纪美术馆前馆长(任期:2021年4月-2025年3月)/ 东京艺术大学名誉教授/综合地球环境学研究所客座教授。
长谷川佑子为策展人与艺术评论家,毕业于京都大学法学部,并于东京艺术大学美术研究科取得艺术学硕士学位。
曾担任水户艺术馆策展人、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访问策展人、世田谷美术馆策展人、金泽21世纪美术馆首席策展人及艺术总监, 以及东京都现代美术馆艺术总监。目前亦担任犬岛「家」艺术计划的艺术总监。 她曾荣获日本文化事务专员表彰(2020)、法国艺术与文学勋章(2015)、巴西里约布兰科勋章(2017)。
她策划了多项国际大型艺术展览,包括伊斯坦堡双年展(2001)、上海双年展(2002)、圣保罗双年展(2010)、 沙迦双年展(2013)、莫斯科双年展(2017)、泰国双年展(2021)等。 主要国际策展项目包括:「Japanorama:1970年以来日本艺术的新视野」、法国「Japonismes 2018:灵魂的共鸣」等, 向世界介绍日本文化。在日本国内,她策划了 Dumb Type、奥拉佛.艾里亚森(Olafur Eliasson)、 Rhizomatiks 等个展,并与坂本龙一野村万斋、佐藤卓共同策划「东京艺术会议」(Tokyo Art Meeting)系列展览。

2024年9月28日至11月24日,她担任「冈山艺术森林节」的艺术总监。 主要出版著作包括:《策展:撼动知识与感知的力量》、《从「为什么?」开始的当代艺术》、《摧毁,她们说:穿越边界的女性艺术家》、《Japanorama:1970年以来日本艺术的新视野》、《艺术与新生态:作为「茫然时代」的人类世》等。